第八十五章 苏南之行(二)(1/1)

江苏省革委负责接待的同志早已经在火车站等候了。等调研组的同志一下火车就迎了上来,大家一阵寒暄过后,坐着提早准备好的两辆吉普车直奔省革委的办公地点。

薛暮桥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也是国家计委里面的重要智囊之一,江苏省里面对于他这次下来调研也十分重视,由二把手省革委副主任、省委常务书记胡宏同志负责接待,省革委副主任兼省计委主任汪海粟同志陪同接待。

“老薛,我们可是盼你这个家乡人盼了好久啊,今天总算把你这尊大神给请来了!”胡宏握着薛暮桥的手笑哈哈的说道。

“你这么说,我可是愧不敢当哪!”薛老也笑着说道,“这次来苏南调研还需要省里大力支持哪!”

“这个你放心,需要我们怎么样配合你尽管说,经济方面你老薛可是专家。我们省的情况也不瞒你这个自家人,完全是一个烂摊子,我和徐家屯同志都盼着你这次下来能给我们看看病,开开药!”胡宏说得徐家屯是江苏省革委主任、省委第一书记,也就是大家口中的一把手。

“老胡,先吃午饭吧,你们别光顾着自己聊,调研组的其他同志们还等着呢!”这时站在旁边陪同的汪海粟也笑着说道。

“对,对!先吃饭!”胡宏听他一提醒也马上说道。

省委食堂的小包厢里早就摆好了一桌酒席。饭菜很丰盛,满满一大桌,鸡鸭鱼肉一样不缺。胡宏首先端起一杯说道:“今天是大年初三,经济研究所的各位同志们大过年的放弃休息到我们江苏进行调研,今天你们远道而来,我代表省委向大家敬一杯酒,对大家表示感谢!”

大家也都赶忙端起酒杯向省里的领导表示感谢后把酒杯中的酒一干而尽。周晓斌自然也不例外,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酒桌上喝的都是白酒,一杯酒刚下肚,那股辛辣味直扑而来,烧的他喉咙生痛,周晓斌以前喝过啤酒、红酒、黄酒,但白酒就很少喝了,还不大怎么适应。

胡宏之后,汪海粟同志也敬了大家一杯。一连两杯白酒下肚,周晓斌觉得胃里已经有些不舒服了。前世的时候他经常拿啤酒当开水喝,但能喝啤酒不代表能喝白酒啊,看来以后要多练。

“好了,省里面的热情我们感受到了,不过下午还要工作,我看喝酒就大家自己随意,怎么样!”看到省委办公室的同志也要站起来敬酒,薛暮桥连忙出言给大家解围,经济研究所的几位同志酒量都不大,这么轮番敬下来,估计下午都得躺床上了。

“既然老薛你这么说,那我们可就不跟你们客气了。毕竟工作要紧,大家随意。来,都吃菜,都吃菜!让大家大过年的都没能顾上和家人里吃顿团圆饭,我们真是惭愧啊!我们食堂的师傅烧苏菜的手艺可是一绝,大家都尝尝!”胡宏指着一道菜笑着说道,“这是南京最有名的盐水鸭,也叫桂花鸭,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虽然饭桌上的菜很丰盛,但同席坐着江苏省的两位高官,其中一位还是二把手,大家或多或少有些放不开,桌上的气氛反倒有些沉闷。胡宏和汪海粟坐在薛老的旁边,三个人低声的讨论着一些问题,多是另两位问,薛老答。这时陪同入席的省委办公室的两位同志也开始向大家劝酒劝菜,饭桌上的气氛才慢慢热闹起来。

胡宏同志和汪海粟同志吃到一半就向大家告辞了,两位领导走后,饭桌上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拘束才真正消失了,饭桌上也真正热闹起来。省里准备的招待宴的确很丰富,除了盐水鸭。还有松子肉、茭白煸鹅肠、三套鸭、文思豆腐、溜子鸡、清炖狮子头,都是江淮名菜。

吃饱喝足之后就要开始工作了,这次的调研行程安排的很紧凑,下午先是应胡家屯同志的请求,薛老会在省委大礼堂给省政府各直属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和下属各地方政府的厅级以上干部做一场报告会,为大家全面解读中央最近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文件、以及之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到的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搞好综合平衡、加快经济发展的问题。

江苏省目前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除了之前十年文ge造成的巨大破坏之外,广大干部思想被束缚,左倾错误严重,许多人依旧喜欢搞过去大鸣大放那老一套。之前省五届人大会议公报中提出的,在五年时间内建成一个“大庆”、一个“鞍钢”、一个“开滦”的工业计划在现在看来完全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

薛暮桥是搞经济方面的专家,所以这次省领导也希望借薛暮桥这张嘴,给下面的同志松松绑,让大家更好地领会中央最新的精神,把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搞上去,再按现在这样糜烂下去,省财政离崩溃也不远了。

薛老对这种讲座也是得心应手,以前他每次到下面考察调研也总是被邀请给下面的干部上课,所以对这种事情也是再熟悉不过。

报告会从下午一点开始一直讲到四点,讲了整整三个小时,省里面的领导几乎一个不落的都坐在前面的第一排听讲,下面的干部们也都听得很认真,许多人边听边记,整个会议每人出去走动。周晓斌也坐在后排认真地记笔记,这样的机会可是很难得,自己这次可是享受厅级待遇。

薛老开始的第一句话就说自己是来务虚,他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己刚到江苏,对地方上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务实也没东西可讲,就索性务虚一次。不过他的务虚报告并不是苍白的说教,而是结合了许多统计数据、以及自己之前下去调研的实例,既生动又逻辑严密。

在报告会上,薛老倒是毫不留情的批判了“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这句去年、前年喊遍全国的口号。他用许多确确实实摆在那里的数据指出,大部分农业县一股脑儿的改成大寨县之后,粮食产量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严重下跌,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还造成了许多地方财政困难。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他指出只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经济方针才能起到效果。

从报告会结束后现场响起的雷鸣般的掌声看,这次报告会无疑是非常成功,但实际上对这些干部根深蒂固的思想能产生多大的震动那就只有老天爷知道了。薛老讲完后,省革委主任、省委第一书记徐家屯又做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动员大家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把全省的经济搞上去云云。

周晓斌这次出来之前就告诫自己,要少说多做,多向身边的老同志学习,所以报告会结束后他也就和其他调研组的同志一起快速离开了,因为接下来他们还要开一个厂长座谈会。

薛老连续讲了三个小时。早就已经乏了,毕竟已经是七十几岁的高龄了,不过他还是坚持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薛老将得到是不多,主要是省里面来参加座谈会的国有企业的厂长们畅所欲言。

他们中许多人都是刚听完下午薛老报告会的,也看到了在场的省委领导们对薛老敬重的态度,知道他在领导面前讲一句话可能比自己打一百分报告,现在有机会自然是纷纷倒苦水。这次周晓斌倒是也分配到了任务,大家看他写得一手好字,动作也不慢,就把文字记录的工作交给了他。

座谈会又整整开了两个小时,光是周晓斌记下各位的发言就有整整有二十几页纸。厂长们反应的问题十分广泛,不过有些问题都也是普遍都提到的。例如现行体制下企业的自主权实在太小了。企业产生的利润全部要上缴,就是连设备的折旧费都要上缴一半,而企业面临设备老化想要更新设备向上头打报告时大都是石沉大海。即使生产产品效益再好也只能允许再生产,而不能扩大再生产。因为后者是需要层层往上申报的,等最终批复下来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南京市公交总公司的主任就说到,公交公司的车辆折旧费年年往上交,结果申请买新车的报告年年被刷,公交车自然也是一年比一年破旧,有些甚至是五十年代初从苏联进口的汽车已经开了二十多年照旧在使用,其实这批车按规定早就该报废了,正因为这样群众们也是怨声载道。

还有一位厂长的故事更是让人忍俊不禁中又有些酸涩,他们厂去年像上级申请建一个新的公众厕所,这原本只是花百来块钱就能搞定的小事,相比于他们厂每年向国家几十万的利润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但他向上级打了两次报告,结果领导就是不肯批,最后还是厂里的工人自己每个人出了五毛钱把公共厕所给建了起来。也因为这件事,他被工人整整骂了一年,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别看这么大一个企业,实际上自己手里根本没钱,他是有苦无处说。

一场座谈会下来,周晓斌感触颇深,明眼人都看得出改革是势在必行,但如何改革却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周晓斌也明白自己这次来对了,他现在接触到的正是中国这个巨人体内最深处的血肉,这些在学校里是如何也学不到的。也许巨人身上有许多腐肉,也正在为此而遭受病痛的折磨,但周晓斌他们不正在为了医治这个巨人的病痛而努力嘛!

※※※※※※※※※※※※※※※※※※※※※※※※※※※

PS:小说的订阅并不理想,有能力的大大们还是到订阅一下,支持正版,谢谢大家了!月票小马也不好意思向大家要,大家有推荐票的话就多多支持一下吧,数据好看一点,写作的动力也强一点嘛,呵呵!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