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帝陵之谜(1/1)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驽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一段是前世司马迁在《史记》对始皇陵墓的记载,在前世不子止子婴,几乎所有的国人对秦始皇陵可以说都是无比的好奇,然而出于保护等原因,始皇帝陵却一直没有发掘。

两世为人的子婴这一次可以说是第一次踏进始皇帝陵的范围。

子婴在前面缓缓行着,将作少府安及数位负责始皇帝陵具体修建工作的大匠在子婴的身后伴着,随时准备回应子婴的提问。

一边走着一边问着,子婴对始皇帝陵的情况也终于有了大致的了解。

前世读史之时,读到征发整整70万人修筑一个陵墓,子婴当年还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的人认为太史公的记载有些夸大其词。

如今自己一详细了解,子婴这才知道,如此工程70万人在始皇执政的这些年里能够筑成,都是一个奇迹。

这么说吧,根据安的解释,始皇帝陵完完全全是按照一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城池的规制去修建的,甚至比如今的咸阳宫殿群都丝毫不差。

整座帝陵仿咸阳城制也分为了内外成两个区域,始皇帝的陵寝地宫便位于内城南部。

在内城区域与内外城之间,更是仿照秦都咸阳的形制修建了大量的宫殿楼宇,在地下更是同时有数百个陪葬坑在挖掘之中,其中就包括了在前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坑”

而如今兵马俑坑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个普通陪葬坑罢了。

更有一些比较重要的陪葬坑计划陪葬的确是甲胄、兵刃、珠宝、玉石等名贵物资,更有珍禽坑、异兽坑乃至于殉马坑、人殉坑等。

几乎在如今能够找到的所有,都会专门分门别类准备好以作为陪葬。

这么天量的珍宝,可以说是整个秦国数代帝王的积攒,更有秦国移灭六国之后从六国王室国库中搜刮来的珍宝。

看到这些子婴甚至有种这是拿整个秦帝国去随葬的感觉。

相较而言只不过是一些泥塑的兵马俑坑,不过是极为普通的一样物品罢了。

想想后世史书所记载的始皇帝陵的遭遇,子婴不禁感慨如此多的财富随之深埋地底,带来的哪是另一个世界的安宁。

应该说是无穷无尽的纷扰才对。

子婴若是没记错的话,后世单是有记载的以军队为单位的盗墓,始皇帝陵便遭遇了不下数次,至于盗墓贼那就更是无法计数。

外面的殉葬坑值钱的珍宝都已经被一波波的盗墓贼着敛了个干净。

只留下了一些石俑、石甲、残破的青铜器等在盗墓贼看来根本不值钱的物品。

按照子婴的想法,如此庞大的物资,自然是留下来应对日后可能出现的动乱为好。

哪怕是成功免除,这么多的财富以及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好是能够运用于民生上。

百姓安,天下宁。中国劳动人民可以说是最为朴实的一类人,只要能够吃饱饭,就绝不不会有别的心思。

若是把如此庞大的财富用于改善民生,对于稳定天下民心定然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若是天下百姓人人都有饭吃,人人能有衣穿,任是他人吆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喊破了嗓子。

又有谁会把脑袋别腰里抛家弃口的,去造反呢?

想到这里,子婴突然想起了最先喊出这句话的陈胜和吴广两位。

这两位如今应该只不过是平头巴交普通百姓,要不要提前把隐患排除。

不过想了想子婴还是强忍着放弃了这个十分诱人的想法。

若是秦政如此延续下去,陈胜吴广不造反也定然会有张胜李广的去揭竿而起。

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

从本源上说,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不过是为求生罢了,根源还是秦帝国自己造成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二人的举动可谓惊天之举,然而两人的智谋、勇力实在是乏善可陈。

不过是一帮武装起来的普通百姓罢了,没用秦国的正规军被章邯率领的一帮役夫、囚徒便灭了个干净。

不过是起了个带头作用罢了。

若是提前把这两个人处理了,换成刘邦项梁那样的狠人第一个振臂一挥,那平定的难度可就几何基数增长了。

要知道那种情况下第一个振臂一挥的,定然会八方云集的积累最多的力量。

想了想还是留着这两个人吧……

……

走着走着子婴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不断地东问西问。

虽然秋风渐起,天气已经慢慢转凉,然而安的脊背上仍然除了一阵的冷汗。

实在是子婴各个方面问的太详细了,从物资价格问到土方构建,哪怕是役夫的生活都要问个一清二楚。

若不是自己刚才叫上了具体主持修建的几个大匠一起陪同,自己这会还真是无法应对。

最让安不可思议的是,在一些土木修建机关构成上子婴甚至能够和自己手下最精通的此术的大匠进行讨论。

——最终的结果竟然是手下大匠俯首认输。

看得出来自己手下这个原本心高气傲的大匠,是败得心服口服。

这让安对子婴的敬畏不由得又加深了几分。

更是没有胆量去糊弄子婴。

走着走着,大半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子婴对整个始皇帝陵的情况也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谁曾想在现今生产力条件下区区一个帝陵的规模竟然能够如此的巨大。

然而就在子婴准备结束今天的行程,准备回返的时候,在监工的督促下忙忙碌碌运送石方的人群中,子婴却注意到令他十分奇怪的一幕。

在运送的人群之中竟然有一个看上去不过八九岁的孩子。

因为力气小的原因,监工的鞭子没少向他的身上招呼,然而这孩子被鞭打之后却只是一句痛呼都没有喊出,只是用仇恨的目光看了看秦国的监工。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