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330章 大建设(1/1)

灭明 !李自成怜惜田芬长途奔袭,身子处于疲乏状态,不敢过分摘尝,他虽然体内蕴积着无穷的能量,却不敢尽情挥洒,而是浅尝辄止,让田芬休息了半个晚上。

待到天明起床后,田芬不但没有显示出疲惫,欺霜赛雪的脸蛋上,却是隐隐有一抹嫣红,说不出的容光焕发,他这才发现,自己对女人的身子太不了解了,早知如此,昨晚就该梅开二度——就是梅花三弄,也不是不可以……

现在后悔已经迟了,田芬已经起床,正在梳洗打扮,暂时不会再回到床上了。

李自成掀开衾被,也是披衣下床,既然田芬已经来到陇右,难道还能飞去不成?昨夜已经过去,今夜即将到来……

早饭后,李自成带着一众亲兵,欲待护卫着田芬上马车,舒适的马车已经准备好了,但田芬却是不肯上去,“大都督,婢子也是骑马吧,免得拖累大军!”

“骑马?你会骑马吗?”李自成不觉感到奇怪,在浩门镇的时候,尚不知道她会骑马,空闲的日子,两人也是步行着在田间地头闲逛。

“婢子在浩门镇的时候,见了大都督在马背上威武的样子,便央着阿爹给弄了一匹战马,大都督离开浩门县后,婢子便独自学着骑马,虽然比不得士兵们,赶路却是没问题,”田芬的小白脸迎着阳光,别有一番灿烂,“婢子这次就是乘马而来,否则哪有这么快就来到这清水县?”

“奥?”李自成啧啧称奇,难道田芬能预料到,将来要“千里追夫”,所以预先习了马术?他只尝到她温柔的一面,没想到田芬却是女汉子般早已驯服了野马,不过,这样也好,大局为重,有了战马,可以尽快了结陇右。

为了防备田芬长途奔袭时,不适应僵硬的马鞍,李自成取过两块厚厚的棉布,包裹在马鞍上,用了摸了摸,虽然比不得衾被般松软,却也不似原先那般硬邦邦的,这才扶着田芬上了马。

从清水县西门出了城,渡过清水,又沿着清水南行至渭水北岸,再行北上。

李自成所到之处,由当地的大小官员陪同,大肆张扬,引得过往百姓纷纷驻足观望,特别是回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更是长时间驻足,由田芬出面,代表李自成向他们问寒问暖。

田芬原本便是回人,会说上几句简单的回家话,加上她的相貌,比普通的回人更加雅利安化,倒是比李自成更加吸引同胞们的眼球,特别是听说了她是“大土司家的小姐”、“大都督的夫人”的双重身份,更是让回人感受到她此行的善意。

大都督既然娶了回人,就是回人的女婿,应该会善待回人!

无论是回人,还是其他与回人有着相似面孔、已经忘了自己祖先的人,对田芬都是极为友善。

他们当中坚决不愿“入汉籍、奉天主”的死硬分子,已经被天命军清理过一遍了,留下来的人,最多也就是观望状态,听说浩门县的回人大土司田中时入了汉籍后,父子同为天命军的知县,女儿也成了大都督的夫人,原来回人还可以如此生活,与天命军的刀枪相比,田芬距离他们的生活,竟是如此接近……

天命军的逼迫,田芬的拉拢,还有大都督身边虎视眈眈的骑兵……

沿途的官员发现,在大都督巡视之后,域内异族主动“入汉籍、奉天主”的人数竟是急剧增加,为了登记这些百姓,他们不得不增加人手。

李自成倒是没有深入至回人当中,他在官员们的陪同下,几乎沿着上次的行军路径,将上次走过的大道重新梳理一遍,虽然沿途的官员一再向他保证,这是兰州至关山最好的道路,但他依然紧锁着眉头。

道路年久失修,崎岖不平,即便是渭河北岸,也需在山谷中穿行,这样的道路,如何能担负着关山一线天命军的给养?

士兵们在前线浴血,如果粮草供应不上,让人情何以堪?陇右,怎的如此破败?这么久的时间,难道朝廷真的忘记了这块属地?

更让李自成忧心的是,这条承担着守卫关山的生命线,沿途要穿越大量的河流,沿着渭河北岸,倒是可以扩充路基,不过,运粮车不断被河流阻隔,如果搭建浮桥,不但不能持久,而且会阻碍河流中船只的通行。

此处多为高山河流,两岸峡谷结构,即便搭桥,也是极为不便。

能不能沿着渭河,依靠水路运输粮草?

李自成很快就失望了,渭河虽是一条流量极大的河流,但在他的上游,不但流量不大,难以承载大型船只,更是比传说中的黄河还要百折千回,两岸几乎都是峭壁,一切,都是山势惹的祸!

在这样的河流中通行,比长江三峡还要艰险。

没办法,李自成只得给沿途的官员下令:待人口登记、土地分发完毕,立即组织百姓,全面修缮各自县域内的主干道,除了地势要平坦之外,宽度不得少于一丈八尺,这些将作为今年百姓所有的徭役负担,更是对个府县主官的年度考核。

道路修缮实行一票否决,凡是年底之前,域内主干道没有达标者,主官一律免职,贬为庶人!

为了监督各府县修缮兰州至清水县的主管道,李自成成立以亲兵小旗官任二喜为队长的督察队,骑着战马在沿线不间断巡视,检查各府县道路修缮的进度,凡是推诿、拖拉者,一律追究府县主官的责任。

陇右刚刚归顺天命军,李自成放出话,这是检验各府县的主官,对天命军忠诚度的最重要的标志。

修缮道路的事,算是分发下去了,即便有些府县无法完成,也会大大改善沿途的道路,但道路经过河流、耽误运输的事,就怨不得各个府县了,不要说陇右,即便是朝廷,一时之间,也难以浇筑大量的桥梁。

出征陇右之时,李自成渡过黄河来到兰州,他感叹渡河之艰难,当时便异想天开地让汤若望设法在黄河上建造一座桥梁,便于大军快速通行。

不过,这个目标恐怕很难实现,汤若望虽然学习过一定的西洋科学,但他不是天主,不是万能的,让他制造个望远镜、显微镜什么的,恰好是他的专长,难度不大,但要让他在黄河上建造桥梁,实在是难为他了,不但是他,就是他的母国,恐怕也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李自成当时让他造桥,只是给出一个大方向,没想到现在真的能用上了,不知道汤若望的研究有没有进展。

他沿途走过渭河沿岸,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为了运输粮草的便利,官道应该修缮在渭河的左岸,但沿途的秦州、伏羌县、宁远县,甚至巩昌府,都是在渭河的右岸,为了未来的经济的发展,道路又必须修筑在右岸。

难道还要建造渭河大桥?

渭河的上游,河道并不宽阔,但比之支流,还是要宽上不少,最阔的地段,更是接近十五丈,如此宽度,已是接近兰州一带黄河的一半了。

究竟能不能建造桥梁?需要选择什么材料?

李自成悠地想到正在修筑的水泥大道,对,用水泥,材料倒是不难,不知道是否符合建桥的标准。

不过,这个时代,并没有特别的载重,标号低一些也无妨。

经过深思熟虑,李自成最终决定,道路还算要修筑在渭河的右岸,既然府县都是坐落在右岸,说明右岸的土地更为平整,土地上的产出更多,况且,这些府县生产的粮食,最终还是要渡过渭河,运送至清水县,反正要渡河,不如直接建造渭河大桥,也可以方便两岸的通行。

关键是能不能建造出渭河大桥。

行至宁远县的时候,李自成飞鸽传书西宁,让汤若望立即动身,带上数名西宁科技高等学校的优等生,立即赶赴陇右,与自己汇合。

不管能不能成功,李自成都要试一试,他就不信了,掌握了数百年见识的他,还能给区区渭河大桥给憋死?

不过,除了道路和桥梁让人揪心之外,李自成也遇上了几件顺心的事,巧合的是,这些事都发生在宁远县境内。

首先,周宾飞鸽传书,已经顺利拿下岷州卫,现在押解着战俘,正在返程的路上。

接到周宾的传书时,李自成已经与田芬挤在行军床上。

田芬连着几日骑马,虽然马鞍上铺垫了厚厚的棉布,但她的大腿内侧,还是摩出一片血红的印记,知道她正在为天命军立功,李自成不得不安抚她,正用热布巾轻轻擦拭。

得到周宾的讯息,李自成立即将热布巾一扔,让田芬自己擦拭,他接过讯息,连着看了两遍。

周宾胜利归来,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原本不值得庆贺,但岷州卫在陇右的最南,也是天命军最后征服的一块土地,拿下岷州卫,天命军“东征陇右”的军事行动,算是圆满结束了。

李自成和天命军,将转入新的征程——建设陇右,将陇右发展为天命军新的钱粮之地,同时,还要迎接朝廷的怒火。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