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三十年 !晒盐?
“他这里没说到晒盐,说的是淤晒后的沙子挖来当建筑材料,......”
李建国又重新仔细认真地看了一下,“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这些沙子盖的房子可以有别的用途。晒盐的话好像也可以,内蒙是不是缺盐?”
“当然缺了。”
王真笑道,“越往内越缺啊!游牧民族缺盐茶,你是说现在对吧,现在不缺是因为有供应了,唔....所以这相当于提供了盐矿。”
“那就是...晒盐是个用处。”李建国拿起笔做了个标记,那臭小子就喜欢卖关子,“我还没晒过盐,它这个......”
“我觉得,是用来腌肉。”希贤同志开口说道。
大家看他。
“腌菜腌肉,用泥就可以了,不用把盐再晒出来。”他接着说道,“做菜也不用再放盐,不是说盐吃多对心脏不好吗?”
众人失笑,过了一会点点头,也对,这应该才是李一鸣的本意了。
“那这么说,可能这盐湖还对人身体有好处。”李建国补充了句。
“处理得好不会大面积盐碱化,毕竟当地肯定要有土壤工厂。”
“可能也是分阶段实施的工程,那个风车提水,感觉提不了多少,除非这风车特别大,也不对......”
“那就是让我们找人去计算了,这个可以试一下。咦,这竹子去青是刮皮的意思吧?”有人问李建国。
“我也不知道,可能得试下,”
李建国苦笑摇头:“以前是拿刀把皮削下来,那个是单独可以做东西,这个可能也是,我觉得不会是单单刮一下,那有点浪费,毕竟这么长途运输,去一点也轻。他特意说江西,是因为江西毛竹多,其实我们那也多,但交通不方便,要出海再走海路。
如果是走海路,那应该是夏季了,利用海流还有季风,海水还可以杀掉这些木头里的害虫,他准备从东南亚运木头,也考虑到树上会带着一些虫子虫卵,水泡几个月基本就不要紧了。”
大家嗯嗯点头,竹子本来就轻,里头又是空的,弄成竹筏子到海里,那就是一个个浮岛,前面弄个轮船引一下,一路上说不定还可以看风景养点东西。
这孩子把艰难的工程都弄成了很有乐趣的东西。
“这个就是走京杭运河了。”
“对,这也是个比较大的转运工作。”
“这个值得试下,现在选的地方本来就是盐碱地,有的都成沙漠了,光靠人都不知道得几十年才能弄好。”
“毛竹是特别好用的建材,如果不用它,用别的,成本就会很高,塑料管一个是贵,还有腐蚀和污染问题。”
“前面不是提到说有蜡虫可以吃塑料?”王真听到这时,问了句。
“吃的可以吃,但没必要,毕竟竹子生长得很快,这是天然工厂,只要我们种好它。”李建国说道。
“倒也是。”王真点点头,嘀咕叹了口气:“可惜北方长不出来毛竹。”
“江浙还是可以长的,但这种竹子成林也不是一两年,应该砍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把山一下砍光了。另外也是可以试一下,弄些竹根过来种,在温室里种出来再移到外面去。”
“竹子是好东西,南山有劲草,说的就是这个......”
王清走进来时,看到了共和国最高级的组织生活现场,李建国翻看资料,首长们一边闲聊一边打围脖,这玩意是毛线活里最简单的一种。
那边对着几个像电视的东西,是电视监控器,今天装到了好几个地方,有个上面显示的是信息中心的办公室,还有一个是摄录室,另外还有几个看到的是会议室。
她的领导李国庆正在看一堆文件,倒还算是认真工作,但需要这么多首长盯着吗?
她第一次看到首长们打毛衣时感觉好亲切,然后就很快想到这些画面出现在电视上,被全国人民看到又会引起多大的讨论。
你们是不是觉得首长们总是拿着文件拿着笔在批示?
不对,他们是一边打毛衣一边听汇报,解决全国的发展问题,然后他们还经常打错针,露出可爱的小表情。
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你们还打错,可别让人误会国家方针也会弄错啊!
“什么事?”
“摄制组那边从音乐组那边挑了几首歌,其中有一首天天向上,他们觉得很不错,歌词在这里。”王清捧着本子。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录了个歌曲小样,李谷一唱的。”王清从口袋里摸出磁带,李建国接过。
儿子拿过来的那些旋律大全,好多作曲家跟疯了似地不眠不休作曲,今天又加进来好些会作词的,可以说每一分钟都有一首好歌面世。
那个工作区李建国也去过,没做什么指导,因为那工作太专业,他是不识谱的人,不会乱指点,回头看词听歌就好。
桌上就有三用机,李建国把卡带放进去,按下播放键,里头开始沙沙响,然后出音乐,旋律很好听是意料中事。
然后是李谷一的声音。
小样就是清唱,没有伴奏,但歌手好到自带伴奏的感觉。
我们天天向上不慌不忙,天天向上乘风破浪,一起哦哦哦哦哦哦~温暖欢笑飞扬
我们天天向上散发着光,天天向上向着太阳,一起哦哦哦哦哦哦~不离不弃大声唱
一曲完毕,王清看看大家表情:“请首长们给意见。”
大家看了看李建国:“好像还行吧,有冲劲挺好听,这词也积极向上。”
李建国点点头,能送到这里,那肯定不知道多少人听过看过评判过了,首长们可能是想儿子那么多歌,用别人的好不好。
“这歌短了点,是考虑到...首长们可能在节目里也要唱。”
“先做出来吧,节目里头应该会用到很多歌,”李建国说道,说时还看了眼前面这些人,“短点好,先接受,朗朗上口,......”
这事三言两语就定了。
王清看他一眼:“另外摄制组在找资料遇到了点问题,”
“台本里涉及到要介绍手工针织毛衣的历史,这方面了解得不太多,想写起源于我们中国,但也不太确定是不是国外传进来的,所以申请打几个电话问下。”
王清说完等着回答。
首长们相互看了几眼,他们要上节目不是今天就放,因为今天还有很多地方没收到电视机,有些事也没办法想得那么快。
但这样的节目他们也得好好准备,定过的调子就是大家都得做这些手工活,编一个篓子打一件毛衣,做一顿饭,炒几个菜,中间唱唱歌,说几个笑话。
“他们想打电话到哪里?”
“故宫和文化部,让他们查下资料。”
这话一说,几个首长各自停下。
让编导组写台词是为了把节目做好,以前首长们的发言稿都是秘书起草,满满严肃,现在的节目风格要严肃活泼,每句话都得经得起推敲,更不能犯错误。
“我记得我当年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听到过一件事,一战的时候英国人就号召大家都打毛衣....”希贤同志缓缓说道。
陈去点头也开口:“我知道欧洲中世纪就有编羊毛制品的,羊吃人也是因为用了机器之后,对羊毛需求量变大。”
“中世纪啊,那我们明朝以前有没有打毛衣的记录?”
“这个不知道,郭沫若挖了那几个明陵,也没看到有毛衣出土吧?我记得是没有。”
“马王堆出的是纱衣,锦帛,这种虽然是手工制作,但好像不是用毛线针......”
“国庆,你说呢?”王真看向李建国,有外人的时候,都叫国庆。
李建国愣了下,儿子可从来没提到这个事:“一般说来,如果不确定,那就说是起源于我们没错的,总能找到证据。”
“他们是想说得明白点,比如说哪个文献里头提到过,这样可以...用到首长们的话里,他们想到游子吟里头有临行密密缝,但那个是缝衣,不算是织衣服,然后手里资料又有限。”王清说道。
她说的时候使劲看着李建国,李国庆同志是她的领导,她是万万没想到,在这些首长面前,这同志说话能这么不严谨。
“如果文献没有,那就从神话里找,像女娲,那就是最厉害的焊工,能补天,对吧?对了,织女,织女肯定会织毛衣。”李建国接着又说道。
王清都听呆了,反而大家哈哈大笑,王真笑得尤其欢快,满室笑声。
“那我去问下。”纪朋飞站起来,带着王清出门。
+++++++++++.
“老爷...”
管家福叔送进来一个纸袋,“东西拿来了。”
李福兆点点头,打开看了眼,口中淡淡说道:“你去外头等着,一会带这位陈先生去看那房子,这房子就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