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在津口海外看了两艘“真理”级炮舰干净利落的将一艘废弃的3000料木船轰成碎片,又和吴延恩这个老抠门一分一厘的讨价还价,忙活了一整天。等回到天津东市(津口)的时,天色已经很暗了。
界河里面船只不少,夜航可不安全,万一撞到了什么,损失就太大了。所以武好古干脆就在津口港下了船,在天津东市的城堡里面将就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才骑马回了天津市。
因为正在准备出兵高丽,所以幽州共和府三司首脑们都有不少事情要同武好古商量,所以他刚一回家,还没来得及和潘巧莲、西门青说会儿话。共和执政府的左右司通判米友仁、张熙载,都军机使马政,还有天津市知事苏大郎就一块儿跑来了。
和赵佶那边正儿八经的常起居朝、崇政殿问对等政务活动不一样。武好古这里还是个草台班子,而且又是共和制的,所以就没有早朝、晚朝什么的。他的日常政务活动就是执政府会议、元老院会议、都军机会议,除了元老院会议必须在天津市内的元老院大楼内举行,另外两个会议也可以在武好古的宅邸中举行。
除了这三个正式的会议,武好古还可以召见各司、各房、各监、元老院的元老的头头问政。各司、房、监的头目还有元老,也可以主动请求接见。
另外,武好古也不是事必躬亲。对于米友仁、张熙载和马政等人,他还是比较信任的。
“吴老头许了咱们八十八万五千缗,都是足陌的铜钱。”
在自家的书房里面,武好古一边看着执政府主管机宜章之凤(从女真返回后,他就被任命为执政府“秘书长”了)送来的各司文书和报纸摘要,一边和几位来客议事了。
“才给这么点儿?”
“怎么还带着零头啊?”
对于手下的问题,武好古只是苦苦一笑:“老头子会做买卖,不大好说话啊!”
“不够啊,”米友仁摇头道,“至少得预备200万缗军费……而且还要在高丽的西京和南京再开两个商市,说是商市,实际上就是城堡,没有几十万的本钱根本修建不起来。博士团还得跟进在高丽开设书院,至少要在西京、开京、南京周围大办书院。执政府少不了也要给一笔补贴,没有300万是怎么都不够的。
耽罗国如果在战后变成了咱们直辖的安东府,可又得往那里大把投钱了。
另外,咱们还在做日本的工作。如果他们上钩,咱们接下去还要扩大在日本国的投入……”
高丽说实在的,并不是一个很适合发展成殖民地的地盘,油水太少了。特别是高丽南部,无非就是人口、粮食和木材木炭什么的。而殖民少不得要投资,建设租界,开设书院,驻扎军队等等的,还要扶植代理人,参与殖民地的政治斗争。各种各样的花销恐怕会超过能够取得的收入……
但是,高丽这个油水不足的地盘,却是武好古必须占据的殖民地。
因为高丽具有的是战略性价值!只有控制了高丽,武好古才有进一步向鲸海(日本海)、日本列岛、虾夷岛和外东北沿海地区扩张。
特别有价值的是虾夷岛,也就是后世的日本国北海道,此时还没有被日本国占据,依旧是一片属于阿努伊人的蛮荒之地。
而这片蛮荒之地在数百年后,将会变成日本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
有了足够的粮食,这个岛屿能够成为幽州的殖民地,幽州军就能够在虾夷岛上安置一定数量的人口,修建城市和港口,建造远航的船只。
从虾夷岛出发,沿着千叶群岛、勘察加半岛、阿留申半岛一路航行,就有可能到达那片有着无限美好未来的新大陆。
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还需要时日,武好古有生之年,都不大可能组成起一场不靠岸横渡太平洋的航行。
在他看来,唯一一个有可能发现新大陆的办法,就是走高丽——北海道——千叶群岛——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的路线,花个几十年时间,慢慢设置据点,开辟航路,发展产业(主要是猎取毛皮),最后一定可以发现新大陆的。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现在就得开始努力了。
首先,当然是打败高丽国,取得向日本海前进的跳板。
其次,则是在耽罗岛设立专门负责向东开拓的安东都护府。
再次,才是向日本海前进!
......
“日本国多半会上钩的。”武好古缓缓道,“武藤亲一已经破格受封了正五位弹正少弼,在日本国,拥有正五位官职就是所谓殿上人,有资格上殿朝见天皇和法皇。亲一得到了这样的官职,说明很快就能见到白河院了。应该很快就会出兵收复对马岛和隐歧岛了。
有了这个借口,日本国应该会对咱们开放。如果他们还是不肯,那么高丽屈服之后,我们就对日本用兵!”
向虾夷岛进军也离不开日本国资源的支持。如果从绝缘岛商市出发,横渡鲸海抵达虾夷岛,大约需要航行3000里,来回就是6000里!顺风时候还好,否则航行的时间太长,路上的消耗也多。想靠海运补给虾夷岛的早期移民,成本将是难以想象的。
可如果日本对武好古完全开放了,那事情就容易了。只需要携带一些能在日本的越后国销售的商品,然后换取那里的粮食,再沿着日本海岸线航行就能顺利抵达虾夷岛了。
“大王,”张熙载摇摇头,“咱们可不能这样花钱啊!高丽花300万,耽罗国改安东府至少花100万,日本开国后又得往里面投上100万到200万……这就是五六百万了!虽然咱们早晚能从高丽国和日本国捞回来,但是眼下花钱的地方不少啊。”
武好古想了想,的确是怎么回事儿!
他现在不是大宋的海陆市舶制置使了。大宋是个有一万万人口,年入也接近万万的“大公司”。武好古背靠着“大公司”,当然可以大手大脚花钱投资了。
可是现在幽州才多大的盘?如果不算上武好古的私人收入,就只是共和府的财政收入,无非就是纪忆给的300万“岁币”,市舶监的过税收入和天津市的市税上缴(天津市是包税的),还有几个公有商行的分红,林林总总加一起,这几年怎么算都不会超过1000万一年。看起来不少,但是扣除必须的开支,每年剩下的“活钱”也不会超过100万。
要不是武好古没有把海路市舶制置司的储备金交给纪忆(纪忆也没要),而且天津市的市舶司商行和兵器行还在纪忆担任河北转运使时靠军火贸易赚了一票,让共和政府有了一大笔积蓄。现在武好古怕是要动用私产去发动战争了!
“那就把台湾岛和澎湖巡检司一起卖出去吧!”武好古想了想,办法还是处置不必要的资产,“苏辙现在是判泉州事,苏适又是提举泉州市舶司,苏迟还是尚书右丞……台澎卖给他们,拿个一二百万总没有问题吧?咱们往年可在台澎花了不少钱。”
“苏家肯买吗?”天津知事苏大郎问了一句。“台湾岛上仿佛没有什么东西吧?”
“好大一块地呢!”武好古一笑,“苏仲南一定会说服他爹的。
只有拿下了台湾,福建沿海才能安泰啊!而且台湾广有土地,正好开垦出来安置福建的贫苦农人,使之能安居乐业。多好的理由啊?”
武好古顿了顿,“有了这一二百万,今年的账总能做平了。明年的事情再说吧……”
本来武好古只想把澎湖卖出去,把台湾岛(这个名字是他给改的)暂时留在手里。可是现在却发现很难留住,留着也没有用——没有钱继续开发,也没地方去找能移民台湾岛的贫下中农。
前些年武好古有钱的时候,花着海陆市舶制置司的钱,在台湾岛上修了鹿港城,还在澎湖修建了城堡、港口。
又有整个大宋给他输送各种坏蛋,其中一些可以发配去台湾岛开垦。所以在鹿港城周围,也开出了不少土地。
可现在武好古既没有了大宋的海路市舶制置司这个财源广进的衙门,又没有办法去大宋各地抓坏蛋。还拿什么开发台湾?与其让台湾烂在手里,不如把这笔资产转让出去,让有能力接盘的人入驻。
而苏家父子倒是颇为理想的接盘侠!他们不仅有办法筹集到“买台”的钱款——即便泉州官府和泉州市舶司账上没有那么多钱,泉州还有许多海商呢!好多都是积攒了几代的巨富,百万、千万级的豪门都有很多,传说中还有万万级别的超级巨富。
从他们身上刮出几百万用来开发台湾,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吧?而且福建路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因为可以开垦的土地太少,人地矛盾一直比较尖锐,因为害怕生孩子太多无法养活,溺婴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几乎都成风了。
在这种情况下,找点福建贫下中农去台湾闯荡一下,应该也是有可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