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唐当皇帝 !第27章 奴隶
崔童带着八十多名少年回到了朔州城。
唐煜见只有八十来人,眉头顿时又凝了起来。
朔州这边有一百多人,加上营州的八十来人,也才不过两百人左右,这么一点人,跟系统的要求显然是差远了。
“崔童,不够啊,本王至少有五百人来组成亲军。”
崔童见此,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连忙把黄良的信拿了出来:“王爷,这是黄大人给您的信,说您看过之后,问题迎刃而解。”
“哦?黄良的信?”唐煜有些好奇,他实在想不出来,黄良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人数不够的问题。
所以,唐煜直接打开了黄良的信。
信打开之后,上面只写了两个字:奴隶。
看到奴隶这两个字后,唐煜顿时明白了黄良的意思,从难民中找亲军不够,那可以从奴隶中找啊。
唐国的奴隶人口还是不少的,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朔州这边,也有不少奴隶,凑够五百人,甚至更多,都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黄良虽然给自己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方向,但唐煜觉得实现起来却是有点困难。
因为,朔州的奴隶基本上都掌握在那些大族世家,以及一些富商手里,牙人市场虽然也有卖奴隶的,但相对来说,却只是杯水车薪啊,而且附和自己要求的,怕也不会太多。
奴隶在世家大族手里,那怎么弄啊?
总不能说解放奴隶吧,以他现在的实力显然不行,这么做的话,就触及到了所有世家大族的利益,他现在还不能跟所有的世家大族为敌。
唐煜凝眉,颇有些发愁。
崔童在旁边见唐煜这个样子,顿时奇怪起来:“王爷,是黄大人的办法不行?”
唐煜道:“行是行,就是有点难办啊,他要我用奴隶来充当亲军,可朔州大部分奴隶都掌握在那些有钱人手里啊,问题是,怎么从他们手里把那些奴隶给弄来,十五岁的奴隶肯定有父母,只把十五岁的奴隶弄来,他们多少有牵挂,难忠心,可把他们的父母都弄来,又显然不好办,如果买的话,会增加很大的成本的。”
如今王府的确是有钱了,但还没有有钱到可以大把大把的购买奴隶,毕竟除了这些之外,他们还有难民需要帮助啊。
唐煜这些话说完后,崔童却是突然笑了起来:“王爷,要弄奴隶还不容易?”
唐煜一愣,弄奴隶容易吗,他怎么一点没觉得容易?
“崔童你什么意思,有话就说。”
“王爷,在我们唐国,奴隶就是主人的财产,是可以拿来买卖,甚至当钱来抵押用的,每年朝廷收税的时候,很多世家大族啊,富商啊,都会拿奴隶来当钱用,毕竟他们手里的奴隶很多,养他们还要花费成本,每年卖出去啊,抵押啊什么的,都是他们很喜欢用的手段,如果王爷收税的时候也接受奴隶的话,那不是就有了?”
崔童侃侃而谈,唐煜顿时恍悟过来,他说怎么黄良说自己的难题迎刃而解,原来唐国还有这样的规矩,那黄良肯定是想到了这个,所以才说问题不难的,而自己是没有想到。
最重要的是,用这个办法来弄奴隶,还不会被卢家怀疑啊。
“不错,不错,本王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崔童,我们朔州什么时候收税?”
“粮税的话,都是庄稼丰收之后一个月,商业税的话,就是半年一收,一月份和六月份各收一次,说起来,现在虽不是一月,但已经到年底了,是可以向那些商人收税了,其实那些商人,大多也都是世家的铺子。”
听到现在就可以收税了,唐煜又是一阵欣喜,要是这样的话,凑够五百亲军也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吧?
“好,好,真是太好了,崔童,你立马开始向朔州各商户收税,不用刻意的要求那些人用奴隶来充钱,但如果用奴隶的话,必须是一家人才行,不然不要,明白吗?”
“王爷放心吧,老奴都清楚。”
崔童领命之后退去,开始收税。
唐国以农业为本,农业是根基,毕竟要养活很多人嘛,所以向来有点重农轻商,对于商人的赋税都要重一点。
为此,不少商人面临交税的时候,都会拿奴隶来当钱用。
说实话,奴隶在府上干一些体力活什么的,挺好,不过养奴隶的话,你还得给他们食物,衣服等等,如此就会增加一些成本压力。
所以很多商人,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把奴隶当成商品来进行买卖,而且,奴隶还会继续生奴隶,不卖的话,压力就会更大。
当然,这些人也是喜欢奴隶生奴隶的,因为生下来就是财产,就可以换钱。
其实这有点养羊的感觉。
朔州开始征收商业税,朔州的商人很多都用奴隶来当钱用,毕竟谁都不愿意把到手的钱再拿出去,但拿奴隶来当钱的话,他们就不会觉得很心疼。
因此,哪怕崔童要求用奴隶来当钱必须是一家人才行的时候,这些商人也毫不犹豫。
对他们来说,奴隶之间是没有区别的,把一家人卖出去的话,钱多不说,还很容易清除一些烦恼。
有些年老的奴隶,其实已经没有人要了,卖也卖不出去,要么等死,要么就是他们的孩子努力做工给他们吃的,这对商人世家来说是一笔开销,如今朝廷要一家人,那正好把这些年老的也处理掉了,甚至还能抵押一笔不少的钱,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麻烦,也很容易理解,奴隶就算再是奴隶,他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感情,把他们拆开,少不得有人心里不高兴,影响做工,所以如此,倒不如打包把一家人给卖了。
崔童这边风风火火的开始征收商业税,因为这些都是以前的常态,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就连卢信也是没有察觉。
这样,大概七八天之后,赋税征收结束,唐煜他们已经弄到了一千多名奴隶,这些奴隶基本上都是携家带口的。
这些奴隶来自不同的人家,但不管又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因为他们的命运就这样了,他们大部分人都已经心死,他们知道以后的生活也必定是老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