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 对比见高低(1/1)

重生之农门娇女 !可以说国库空空,最新一笔的税银和粮食,就指望湖州等地第一季粮食丰收。

结果,湖州受灾,不但需要救助,国库也等不到税银了。

这可真是雪上加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谁若是接了赈灾的差事,简直就是自讨苦吃。不但要受苦受罪,最后兴许朝堂埋怨能力不够,百姓埋怨不顾大伙儿死活,老鼠进了风箱,两头不讨好。

但如今林家主动接了这个差事,众人松了一口气,同时,心里又免不得有些酸溜溜。

林家别的不成,子孙倒是多,随便几个过去也能支使得开。而且林家不是最会邀买人心吗,这次又是林家的女儿带来的灾祸,林家不去收拾烂摊子,谁去?

这么想着,众人居然都是心安理得起来。

明德帝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边的文武百官,就如同后世老师站在讲桌儿后盯着下边上课的学生一般,众人的小心思,哪里能逃过他的眼睛。

于是,他也越发心凉。

满朝文武平日都嚷着如何忠心,如今看看,居然都顶不过一个林家。

他待林家亲厚一些,就有人私下里说他被林家蛊惑了。

若是他们各个都像林家一般,时刻为他分忧,他也愿意待他们亲厚啊。

可惜,不过是一群,趋利避害之徒罢了。

明德帝想明白了,这脸色也就黑的厉害,开口命令道,

“几位阁老,林安林大山包教授随朕到勤政殿。”

说罢,他起身就走了。

万全冷冷一笑,甩了甩拂尘,高喊,“退朝!”

几位阁老和林家三人都是随着万全走了,留下满朝文武互相看看,都是有些心虚,摸了摸鼻子。

倒是也有几个问心无愧,比如崔召,背着手嘲讽道,“趋利避害,各位大人真是厉害,厉害啊!”

那几位请求把太子妃送去祈福的老臣,统统红了脸,厚着脸皮装作没有听到罢了。

林家这几日的准备可不是白做的,勤政殿里,林安和林大山,还有包教授,一人拿出一本奏折。

林安说的是赈灾的流程,包括隔离救治,净化水源等等。林大山则是以工代赈,发放地瓜种,尽快帮助百姓完成自给自足,重建县城等。

包教授则是学子出行的安排,各科系分工协作,需要用到的一切机械等等。

明德帝和阁老们看的仔细,不懂就问,林安等人负责解答。

待得全部看完,已经是一个时辰后了。

明德帝和几个阁老从来不知道救灾还可以如此计划周详,在他们看来,或者之前多年的经验,不过是派了官员带了银子和粮食下去,保证百姓不饿死就行了。过个三五年,逃难的百姓返回,自然也就慢慢恢复了。

如今才知道,救灾,安抚,重建,若是操作得当,短短几个月就能让百姓重新开始生活。说不定明年就可以交粮税了,不必免三年。

明德帝对林家的出人意料,已经有些习惯了。但几个阁老望向林安的目光里,却有种前浪被后浪拍到在沙滩上的感慨。

不必说,林安是一定要被派去南边救灾了。因为这计划 只有最熟悉的人才能执行,其中需要学院学子配合的部分,也只有林家人这个学院实际的供给者才能指挥自如。

当然,最重要的,灾后重建,需要的地瓜种,玉米种子也都需要林家提供。

认真说起来,林家在用尽一切,只为了力挽狂澜,保证任何一滴污水都不要沾到太子妃身上。

听说过,也看到过,林家如何娇宠太子妃这个孙女。但这么一次又一次,林家总是在刷新众人的认知。

太子妃到底是个多好的女子,值得太子为她空悬整个后宫,值得林家为她倾尽所有…

众人心里再如何嘀咕,也不能拿到明面上说,商量的都是再派一个年长稳重的臣子,同林安一起南下。

林安虽然计划稳妥,但毕竟年岁太轻,有个年长经验足的臣子压阵,也算是互补。

有阁老提议唐风,但立刻被反对,因为唐家几乎是和林家穿一条裤子的,林家救灾是一个,找寻证据线索为太子妃洗清污名也是极重要的。万一到时候统一口径,做了伪证,朝堂根本不知道。

最后,定了一个吏部侍郎郭平,这侍郎从来不站队,算是忠心的皇党,平日也算行事正直,若是他过去南边赈灾,只要为了百姓好,他不会给林安拖后腿,但林安想要买通他造假,也不容易。

如此,朝堂第一次如此迅速的决定了一件大事。

圣旨很快就下了,学院学子南下赈灾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消息传到学院,学院就彻底沸腾了。

毕竟还是学子们私下在议论,暗暗准备,如今却是有了朝堂和皇上支持。

不只是学子,甚至有些小管事和丫鬟等人,也是动心想要跟随去湖州。

因为他们小时候逃难过来之前,就是湖州人。在林家这么多年,几乎都成家立业了,有自己的差事,日子过得富足顺遂,但偶尔想起家乡,还是惦记。

如今家乡再次遭难,主家要派人去赈灾,他们想故地重游不说,这么多年学了不少本事,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学子们纷纷去找姚长路报名,眼见小厮和管事们也跟着参合,孙举人又单独列了名单,想着最后送去林家决定。

这些小厮管事们还好,就算拖家带口,也都在村里,没什么后顾之忧。

但学子们可不成了,家里离得远,或者无父无母的,自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可家里就在京都的,就不那么自在了。

很多家长听说,都是坐了马车聚集在村口,想着见见儿子,劝说几句,别让孩子脑子一冲动就去了南边。到时候有个好歹,可是没地方吃后悔药去。

学院也不是监牢,这时候当然要放学子出去。

于是,村口的各个马车里,几乎都是吵吵闹闹。

学院除了教授学子们高超的技艺,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勇于开创的思想。

这一次,地震洪水瘟疫,三种不同的灾难叠加在一起,别说以前,怕是以后多少年都不容易见到。

这是绝好的实习机会,一展他们所学,也为他们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毕竟,任何研究,任何创新,都离不开民生。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