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讲课(1/1)

重生日本做游戏 !千叶游戏的内部参观,事实上只有千叶游戏嘉年华这一个机会。当然了,如同大多数人所想。事实上,在这样的一个开放日中,并不能看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这一天的千叶游戏与其说是在工作,还不如说是在演戏。玩家们或是抱着一种神圣的心情,或是抱着好奇的心情,参观千叶游戏内部的设施。至于,能看出什么门道,倒是看不出来。

比如说,千叶游戏就有着数个内部发行的刊物,这些刊物,涉及各个游戏类型,然后对于整个游戏类型进行一个归纳,介绍现在,以及放眼未来。

林彦对于这些内部参考刊物异常看重,这些刊物一律只能在公司内看,不能外传。

当然了,传出去其实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这些东西各家其实都有着自己的研究。

如今的千叶游戏,其实蛮注重网络游戏的。不过,由于家用游戏机的操作方式有着天然缺陷——打字交流不方便。所以,这些网络游戏,基本上都在个人电脑上运行。

至于,为什么不用语音作为交流方式。这一方面是技术的问题,语音交流给人带来的感觉,并不是特别好。

另外一个,就是大部分人,其实并不喜欢一个人大吼大叫。

当然了,前者可以通过技术的革新让这个功能变得好用。至于后者,改变用户的游戏习惯,一直以来都是千叶游戏喜欢做的事情。

毕竟,有许多新的游戏类型要推出,而老的操作方式,适应不了新时代的游戏,自然要被改革了。

就比如说最近已经不那么火热的虚拟现实设备。之所以不火热了,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操作方式。

头盔不是太重无法移动,就是轻了。能随着使用者的动作挪动视角了。但是,成本又不可能量产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陀螺仪还是一个很先进的东西,因为先进,因为新,再加上这些设备上的要足够小型化,集成度要高,所以成本就高的吓死人。

但是,就算是这样能够移动视角了。但是,却还是没有一个合理的操作方式。

所谓的虚拟现实,讲究的是个啥,不就是身临其境的体验么。最好的操作方式,当然是在现实中怎么动,机器里就怎么动。

如果用手柄,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大大的减弱。既然都用了手柄,戴着虚拟现实头盔又这么热,我问什么不脱下头盔。回到大电视前,倒在沙发上舒舒服服的玩。

让人的真实动作与虚拟动作一样,其实有一个成本比较低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两个摄像头,进行动作捕捉,然后进行定位。

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不太好的地方在于,延迟实在是太大了。两百毫秒的延迟,足够让人觉得迟滞。

所以,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手里拿着两个棒棒,身上贴着几个感应贴片。但是。这样又有问题了,虽然延迟低了。但是太麻烦了,每次要游戏之前。要先进行半个小时的装备穿戴活动,这不是在扯淡么。

剩下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困于现实空间,这个虚拟场景不可能做大。

尽管在虚拟当中,可以做到一片大草原,无边无际,能够一直的行走。

但是,玩家眼中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实际是在自己的屋子里,他走远了是要撞墙的。

那么,有没有解决办法,当然有。

有人养过仓鼠么,有人见过仓鼠球吧。

可以制造一个类似于半圆形的跑步机内,身体用松紧带固定住。

然后,不管走多远,玩家其实都是在原地转。

林彦想到这个方案的时候,其实回想起了一种动物和一种机器。那就是驴和石磨。

驴子是不爱原地转圈拉磨的,所以聪慧的人类,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给驴子的脸上蒙上一块布,然后让它拉磨。

据说蒙上眼睛的驴子,会幻想自己走过千山万水。

这样一看,在沉浸式虚拟现实设备当中的玩家,是不是和驴子很像。

这么一说似乎玩家等于驴子了,而驴子素来的形象都不太聪明,无论是传统当中的蠢驴,还是迪斯尼的《小熊维尼》当中的齐尔,一只灰色的旧驴子。都不能和高智商挂上关系。

至于电子游戏做到了这些,有什么用的呢,事实上可以说是,什么用都没有。只是给玩家带来刺激。

如果说一个游戏,可以给玩家来带知识,但是同样的知识,可能一本书看五个小时就看完了,而游戏的流程则有五十个小时。

而剩下的四十五个小时,实际上相当于浪费掉了。当然,这段时间在游戏内有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玩家带来爽快的感觉。

所以,林彦制作的所有游戏,都没有自己标榜是教育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就像那些有趣的科幻小说一样,事实上都只是一个钥匙,打开玩家和读者兴趣之门的钥匙,如果,电子游戏的玩家和科幻小说的读者,真的想要了解更多,还是要学习那些相对枯燥乏味的知识。

这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说,那些个觉得自己玩了几个游戏,就天下无敌的人,觉得自己有了丰富学识的人,只是他们自己产生的幻觉罢了。

这就像是听了一个讲座,听得之后觉得他说的好有道理,他说的好对,觉得自己收获很大。

但是,真的当自己购买完讲座推销的书籍之后,回去一想,特么的什么都没记住。

这种手法一直就很有效,所谓的成功学,就是运用了这样的手法。

林彦一直很看不起机场书店畅销书的原因就是这个,进入机场的书店一看,全都是这种书。

而且,手法还比较恶俗。什么跟着蜜蜂会找到花朵。跟着苍蝇会找到厕所,跟着千万赚百万,跟着乞丐会要饭。

看了成功人物的书。你就会是下一个成功人物。

这就是在扯淡啊,还是那句话。所有人都当了老板,谁来当员工呢。

林彦最近也总结了一些当老板的套路,老板这种职业,可全是套路,一点不真诚。

他们会跟着员工骂客户,会跟着客户骂员工。一边跟着客户诉苦说生意难做,一边跟着员工说工资少拿点,多学点知识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自己开着豪华跑车。几房姨太太凑了几桌麻将一起打。挺着大肚子,在汇报上红光满面的说,我这都是勤劳致富。

这样的老板真诚么,一点都不真诚。这些老板,实际上都是在一个特殊时代,用着一些特殊方法富裕起来的。

所谓的杀人放火金腰带,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样子。

至于千叶游戏的大老板,千叶有希倒是没怎么过分。虽然说出去都有几个膀大腰圆的保镖跟着,看起来有点装那个啥。

但是,实际上现在林彦出去。也是明少暗哨一大堆。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实在是太重要了。林彦和千叶有希对于千叶游戏的分量,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损失不起。

没有了张屠夫就吃不了猪肉了?

事实上真的有可能这样,有不知道多少公司,在创始人在的时候,是一个无比高的巅峰,但是创始人死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就是因为继任者承担不下来这个场子。别说扩张了,就是连守住原先的地盘都做不到。

要知道,这些继承者可都不是草包,都是在残酷的企业竞争中。淘汰出来的。可以说,他们就是这个企业。最厉害的人了。

哪怕就是家族传承,辅佐的人。也都是十分厉害的人,但是,为什么这个公司就经营不下去了。

是人才的水平不行,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就很值得思考了。

所以,林彦才那么重视人才的阶梯储备。对于学校出的这档子事,是那么的厌恶。

现在千叶游戏主办的这家电子游戏大学,所有的讲师全部换成了各个游戏公司内的自资深游戏制作人。

虽然说教导的东西可能比较落后,最新的技术不会交给他们,他们学也要从基础的开始学。

但是,最重要的是给他们竖立一个比较正确的世界观。听着那些悲观的,怨天尤人的人给他们讲课,就算是一个好学生,都能给讲废了。

当然了,由于资深的游戏工作者,除了少部分在沟通部门的,有着比较好的沟通能力。事实上,大部分的游戏行业工作者,都是比较木纳的。

所以,想要让他们讲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说他们肚子里的东西很多,但是,他们就像是一个茶壶一样,肚子里鼓鼓溜溜的,但是茶壶嘴就那么点。肚子里的东西,完全吐不出来。

于是,没有办法,林彦只好去登台讲课了。

因为林彦现在的面相实在是有点年轻,所以,林彦给自己贴了一个小胡子,看上去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滑稽。

不过,效果还是蛮好的,看起来成熟多了,嗯,逗比中透出了一股成熟。

实际上,大多数学生的心思,并没有太在讲课上。林彦也不是那种靠学生成绩吃饭的老师。

与其让学生们死记硬背知识点,还不如给他们讲讲段子,从实战出发,讲明白一个游戏的制作过程。

至于,怎么让这些学生产生兴趣呢。

林彦在第一节课,就弄来了一大堆电子元件,他要在讲台上,让学生们亲眼看到,一台游戏机是怎么诞生的。

没错,他制作的就是《太空侵略者》,制作的步骤,几乎和许多年前相差无几。

板子也都是没有制作的板子,找了几个同学,让他们上台来处理板子。

看着他们拿着小锯子,一点点割木头,林彦莫名的觉得很欢乐。这就是青春啊。

当然了,蚀刻电路板的这个过程,就要放在专门的实验室了。

由于上课的时间有限,又加上需要讲解,所以,林彦的这台《太空侵略者》,一共制作了两周的时间。

在这个两周的时间里,的确有许多学生,开始对制作电子游戏机感兴趣了,当然,也有的依旧不感兴趣。

毕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因为热爱电子游戏,才进入这个学校的。

他们其中很多人,并不是很喜欢电子游戏,甚至玩的时间都没有几个小时。他们来学,仅仅是因为电子游戏这个行业很热门,很赚钱,他们就来捡钱了。

实际上,游戏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是一样的。那就是传播的成本比较低,所以,一个游戏制作出来的,面对的人越多,卖的钱越多,工资也就越高。

电子游戏行业的收入中位数,也超过了日本收入中位数的五成。不过,要说这个行业是在捡钱那就不对了。

毕竟,那么多公司做出来的游戏卖不出去,最后还不是一个倒闭。那么多公司想要自立门户,不还是死在乐规模上。

其实,现在有人觉得千叶游戏不过尔尔,不过是他们做的早,要是我们也这么早做,我们早就无敌了。

然而,他们却忘记了,当初电子游戏行业是个什么样子,是个怎么样的混乱市场。千叶游戏所作的一切,虽然现在看来稀松平常,不就是搞了些这个,搞了些那个,也不怎么厉害么。

但是,要知道那么多规则可都是千叶游戏制定的,你要知道,创造和模仿不是一个等级的难度。

要是模仿和创造一样难,日本也不会有几十年快速发展,追赶美国的奇迹了。当年的美国,也不会连续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超过当时世界性强国英国的。

创造相当于没路摸出一条路,沉默的成本太多太多,速度又不快。

但是,模仿相当于照着路走,虽然说走着走着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相比于自己走出一条路,还是要简单许多。

毕竟,这是在一个工业的时代。一切只要有了基础,其实就会成指数型增长的。

例如前些年通讯还很麻烦,现在在日本就几乎人人都有移动电话了一样。(未完待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