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 !到底也是鉴宝识货的行家,掌柜一拿在手里,眼神盯着珠子,面上仍是不露声色,道:“这是……”
孟娬道:“以明珠做交换,换你这幅墨宝。这珠子卖得好的话,一颗可值两千两,但我总不能给你两颗半吧,”她笑眯着眼,“所以剩下半颗当送的。”
其实这珍珠具体价值多少,孟娬也没有个准数。
只是她和烟儿崇仪三人合计合计,觉得一颗怎么的也值个千八百两,在场面上再往上虚报一点,充个两千两应该不为过。
见掌柜的迟疑,孟娬又道:“你喊价五千两,我也没与你讨价还价,这明珠却还不抵画怎的?还是说,掌柜的也做不了主?”
掌柜也爽快,笑道:“哪里的话,以宝易宝,小店也接受的。”
随后便以三颗明珠成交,换了第一幅画。
然,孟娬却没有要走的意思,她指节敲了敲柜台台面,挑眉道:“其余的殷武王墨宝呢,怎的不见掌柜拿出来?”
掌柜的一顿,笑道:“客官见谅,今日小店只卖这一幅殷武王墨宝,若是客官有意,可下次再来。”
开玩笑,老板交代过,那些墨宝是用来吸引客人的,只能一次竞价买卖一幅,博眼球的同时还能竞个高价。
现在他卖掉一幅只是图个开门红,若是此刻全拿出来卖了,没赶上别人竞拍的话,岂不亏大发了?
孟娬道:“我知道可还有八幅呢,不妨先拿出来我看看。”
掌柜狐疑地看着她,她对字画的情况这般熟悉,难道是……
孟娬知他想什么,道:“你放心,我绝不是同行,也不抢你们生意,我只是单纯地喜欢收集殷武王的画。”
掌柜的转念一想,觉得也是。
如果是同行,也不会拿明珠来交易了。他见这三人衣着寻常,但出手却阔绰,多半是个乔装的富贵人家无疑了。
掌柜也不能把客人得罪了去,更何况才做成了一单生意,于是就请孟娬她们进内室一看,堂上新开张一会儿进来观望的人参差不齐,也不方便。
进了内室,掌柜将剩余的八幅丹青墨宝一一呈给孟娬看。
其中有两三幅还盖了殷武王的私印。
孟娬一一看过以后,要全部买下。
掌柜的霎时拒绝道:“客官见谅,不是小人不卖,实在是这些墨宝可是小店的镇店之宝,真的不能……”
孟娬道:“你这就两三幅有殷武王的印,其余的可都没有,也无法辨别它们究竟是真是假。你不愿全卖给我,莫不是想一幅一幅竞拍个高价么?殷武王的墨宝可是一幅难求,可你这里却是一口气就有九幅,要是我这一出去告诉大家,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这画的真假呢?”
其实掌柜的最初也在想这个问题,这九幅画里必是掺杂了真真假假,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的。
可能老板隔一阵子卖一幅,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掌柜十分为难,孟娬又叹道:“今天你们家新开张,要是就爆出什么丑闻,以后这生意还做不做啦?”
这时堂上已经陆陆续续有不少人了,只要她出去如是一说,影响以后的生意不说,即便后来再高价竞拍这些墨宝,也不会有人来买了。
掌柜的问:“敢问客官是从何处得知小店具体有多少墨宝的?”
孟娬笑道:“你也不用怕,今天全卖给我,你们店也是稳赚不赔的。我不仅知道你们店有多少墨宝,我还知道,在购入这些画时,才一百两银子一幅呢。不信的话,你回头去问问。”
掌柜:“……”
一百两银子一幅?殷武王的墨宝?
扯淡呢!
真要是一百两购入的,绝对是假货,假货!
可老板现在不在,他一时也无处请示。
掌柜看了看桌上的明珠,反正有赚不亏,还能拉下这个大客,遂咬咬牙,把这些画儿打包全卖了。
做生意么,就是要灵活变通。
最终,孟娬抱走所有的画,留下十二颗明珠。
掌柜亲自把人送出去,满脸笑意道:“客官常来哟。”
孟娬走出字画铺子门口时,还顺带帮忙吆喝了两句:“大家都不妨进来看看啊,这里面的字画又精致又便宜,可谓是物美价廉。”
大家一看她抱了八九幅画出来,看样子是个诚实的买家,于是门口外观望的人也都进去看了看。
殷珩回家时,孟娬正在房间里,把那些个字画都展开来,摆在地毯上,看看这个,又赏赏那个。
这些可都是她相公为赚老婆本给辛辛苦苦画来的,别有一番意义。
桌上放着珍珠盒子,盒里的珍珠已经去了一大半,还剩下一小半,在窗外的日光下散发出莹莹光辉。
她本来以为要换回这些画,那一盒珍珠都得花出去的。不想最后还剩下小半盒。
用半盒珍珠,换了她相公的这些墨宝,很值。
孟娬想着挂两幅在房间里,其余的都收起来,至于具体挂哪两幅,她一个半桶水正跟烟儿和崇仪两个半桶水商量得起劲。
殷珩进房时,见她束着头发,身上衣着简练,一双眼睛如春水桃花一般柔亮,他还未说话,再看地毯上的画时,便明白了。
孟娬勾住他的手就拉他同自己一起坐在软毯上,烟儿和崇仪适时地退了出去。
孟娬歪头就靠在殷珩肩上,拿起一幅画来看,道:“相公,你说挂哪两幅好?”
殷珩低眸看她,见她脸上的明媚,像是揣着了宝一样。
他道:“若是喜欢,我可以给你画,这些画得并不好。”
孟娬道:“你不知道,现在外面你的画卖得可贵了,随随便便都是几千两银子起底的。今天我趁旭沉芳的铺子开业,向那掌柜连诓带唬才全收了回来。想想以前在小地方的时候,我把你的画拿出去五两十两银子地卖,真真是年少轻狂啊。”
殷珩想起了那段悠闲而惬意的日子,不由牵了牵唇角,若有若无笑道:“在何种地方便做何种人,那时十两银子可以够家里几个月的生活,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