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1章(1/1)

1627崛起南海 !相较于特战团曾经历过的数次大规模城区巷战,发生在平户的这场战斗其实还算不上太艰难。不论是1629年在安南国参加的顺化战役,还是去年年初远赴吕宋岛攻打马尼拉城的作战行动,特战团在当时所遭遇的抵抗强度其实都要远胜于眼下的平户藩军。

此外平户藩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劣势,日本的民房多是竹木结构,平户城区也是如此,砖石结构的建筑并不多,这就使得守军难以依靠坚固的掩体来与海汉军进行周旋。

藩军虽然试图依托民房或者街垒来延缓海汉军的攻势,但最终所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少数有小队藩军人马豁出性命死战不退的区域,才能稍稍抵挡一下,但这些士兵却会因此而失去撤离的机会,很快便会被迅速增援的海汉军包围剿杀。

先头部队在距离城南防线不远处征用了一套属于本地某富商的宅子,并将其设置为前线指挥部,由高桥南坐镇此地指挥作战。

高桥南如今作为统率特战团的高级将官,基本不会再挽起袖子亲自上阵参与搏杀了。相较于亲手杀敌,对他而言更重要的任务是保证部队能够完成作战目标。

传令兵不停进进出出,送来前线的最新战报,再将指挥部的命令带去火线。而数名参谋官则是分头整理这些战报,立刻在大地图上标明目前的交战地点,并向高桥南汇报各方面的战场信息。

敌军投入战场的大致兵力、抵抗力度、伤亡状况,我军的进攻方向、推进速度、弹药消耗,高桥南都必须尽可能掌握实时信息,并根据战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当然了,关于攻打平户城区的作战方案,其实早就在战前制定好了,目前推进速度虽然放慢了,但因为战局走势基本还算顺利,所需的也仅仅只是根据战场变化对一些细节部署做小幅度的调整,慢慢压迫对手的活动空间。

如果是按照高桥南早期的作战风格,在确认对手实力弱于自己的情况下肯定是高歌猛进,一鼓作气打垮对方作数。不过随着职位越来越高,手底下统领的部队越来越多,高桥南的指挥风格也在慢慢地趋于稳重。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历年来经过多次进修培训之后,他对战争的理解更为深刻,不再轻易选择比较激进的作战方式,更愿意使用稳妥的战术去取得战斗的胜利;此外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那便是他所指挥的这支部队早已经成为了海汉国引以为傲的王牌部队,是名声在外的不败之师,维护这种光荣战绩的稳定也是他作为指挥官的责任之一。

高桥南仔细听取了参谋们的报告,虽然目前的推进速度并不是很理想,但从战报来看,敌军的抵抗力度已经逐渐变弱,而且参战兵力似乎也要远远小于之前的预计。

“根据战报来看看,敌军的作战明显缺乏统一的调度,小队人马各自为战的状况居多。我认为这是因为的敌军对战争进行到城区巷战这一步缺乏足够的准备,因此也没有相应的作战方案所致。当然了,就算他们的指挥官想到了这一层,想必也没办法提前进行演练,否则不等我们打过来,平户这地方自己就先乱了。”

高桥南听完之后便开始做战报分析,参谋们也围拢到他身边,聚精会神地听他解读这些战报中的信息。

这些参谋大部分都是从基层军官中选拔出来,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实战经验的年轻军官,他们都在三亚的陆军学院接受过指挥专业的进修培训,而能够有机会在实战中听到高桥南这种经验丰富的名将分析战局,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经历。

平户是日本最重要的贸易港之一,这里的时局是否太平,会对整个日本国的海贸状况产生直接影响。而平户藩一直以来坚持花大力气建设水军部队,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保证这地方的太平。但不管平户藩军怎么练兵,他们显然不太可能在自家的城区内操练巷战,那样除了干扰本地的贸易环境,更有可能会引发民众的恐慌情绪。

高桥南正是判断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认为对手的抵抗作战缺乏指挥调度的原因,是无法对这个特殊作战环境提前备战所致。而这里虽然对特战团来说是一个陌生环境,但部队完全可以凭借过去积累的城区巷战经验,来对付这些散布于城内各个地方的乌合之众。

“如何对付城区作战环境下的这种小股敌人,我想你们在进修的时候都已经学习过相应的战术,穿插、切割、包围、歼灭……去给你们负责的部队下达作战命令吧,我们要在天黑之前尽量完成对城区的控制……至少,要先配合海军把港口区域占领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就近获得补给。”高桥南再一次向作战参谋们强调了接下来的主攻方向。

在这场攻打城区的作战中,每一名参谋负责一个连队的行动,收集整理相关的战报,同时向其传达指挥部的最新作战指令。这些命令并不都是由高桥南亲自下达,他现在只需要确定大的策略和方向,而具体的指令则是由这些参谋军官们制定和分发,再由一线的部队负责执行。

这样的作战方式让指挥部与前线之间的信息交换保持高效,同时指挥官也能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整个战局的走向上,而不是花费大量精力去对每一个班排连进行微操指挥。

而参谋部门除了能够提升指挥部的运作效率之外,同时也是在培养一批拥有协同指挥能力的高级军官。这些军官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大多又会再次回到作战部队,担任连营级别的指挥官。

命令很快就从指挥部传达到了一线的作战部队,而这个时候其实交战的火线已经推进到了港区的南端,离港口码头也就一条街了。

不过平户城旧址,藩主府邸和部分家臣的宅邸,也都集中在港区南侧的临海高地上,而海汉军认为这块高地上可能集中了平户剩余抵抗力量的大部分,因此并未急于对这块区域发动攻击,而是先绕过这个地方,攻打修筑了大量岸防工事的港口。

这个时候由卢元龙指挥的港口防区其实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作战能力,只剩下大约四五门炮还能继续对海上开火。然而这些沉重的火炮一时半会儿都难以掉转方向,而且港口外便是一整支武装舰队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起登陆行动,卢元龙因此也不敢下令让人将这几门炮调转炮口先对付陆上攻过来的敌人。

事实上卢元龙很清楚,不管是陆上还是海上,只要让其中一路敌军攻占了港口,平户就可以说铁定会失陷了。但随着交火的枪声离港口越来越近,卢元龙的心也在一点一点往下沉,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就快要来了,自己所负责守卫的这块区域上就会面临海汉军的正面进攻。

田川介发出的最后一条作战命令在一个时辰前送达了他这里,没有手令,仅仅只是一个口信,命令他率部死守港口,如果最终仍是失陷,可向北边的山林撤退。

在当初天草四郎泅渡上岸的田助湾以北,平户岛的最北端,是面积大约六七平方公里的山林地带,这块区域内定居的民众不多,基本全是原始森林,因此也是被田川介视作了最后还能撤退的方向。前日悄悄送走田川七左卫门,便是穿过这片山林去到岛北海岸上的一处秘密地点,让平户水军的船将其接走的。

卢元龙明白田川介要求自己死守港口的目的,是为了给其他人向北撤出争取更多的时间。等敌军攻陷港口再撤,那肯定已经走不了了。但他即便知道这一点,也并不打算放弃港口提前逃跑,而是决定在这里跟海汉人来一个彻底的了断。

卢元龙下令将各个炮台剩余的火药集中起来,全部放到港口最里侧的一处炮台里,并且准备好了引信。他打算就在这里等海汉军攻过来,待周围围满了海汉兵的时候,主动引燃这些火药,跟对手同归于尽。

当年海汉军和福建水师联手攻打宫古岛,卢元龙全家就只有他一个人成功逃了出来,而家人一直生死未卜,让他时时后悔当时应该留在岛上与家人共患难。这些年支撑着他的便是复仇的信念,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要打败海汉军为十八芝报仇,但这次与海汉军再次交手,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很可能根本没法实现。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他意识到今时今日的海汉军比当年更加强大,更加难以战胜,哪怕平户藩能够勉强扛过眼下这一劫,也无法在战场上打败海汉军,更不用说报仇雪恨了。此役过后平户必定会被海汉人洗劫一空,这几年辛苦攒出来的一点家底也要损失殆尽,就算能从头再来一次,也依然无法战胜海汉,说不定过几年之后双方的实力差距还要变的更大,到时候再战也不过又是被海汉军再虐一遍。

对卢元龙来说,这世界上唯一记挂的事情就是复仇了,但当他意识到复仇无法实现,心如死灰之下,活着就成了一件很累的事情。在平户这场大战中作一个彻底了断,他认为或许这便是自己最好的归宿了。

率先攻入港区的部队是孙真指挥的一营,这对他来说并不算是很困难的任务,之所以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才打通了城南防线到港区这短短的一里多地,主要还是为了遵照指挥部的命令,尽可能避免己方出现无谓的伤亡,于是清理沿途民房所花费的时间就多了一些。

不过指挥部同时要求天黑之前拿下港口,孙真紧赶慢赶,总算是杀到了这一关。对于情报中提到的港区岸防炮台,孙真倒不是太忌惮,他很清楚这些旧式岸防火炮有多笨重,只要把进攻面稍稍拉开一些,港区已经为数不多的几个岸防炮台根本就挡不住步兵的一拥而上。

孙真所感兴趣的是,对手的指挥官是何方神圣,能在平户训练出这么多的炮手,并且在港口修筑岸防炮台,指挥这道防线将东海舰队挡在海上好几天,这些成绩可不是普通人物能够完成的。他很想活捉这个人,带回去好好审一审,或许会有一些特别的收获。

攻占港口的作战远比孙真预计的更为顺利,士兵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顺利拿下了港口南侧的几个炮台。驻守这些炮台的平户藩军已经所剩无几,一多半是移动不便的伤兵,而能逃的大概已经逃得差不多了。

然后便有人前来报告,在港口的另一处炮台找到了负责这个区域的敌军指挥官,这个消息让孙真颇为兴奋,当即便亲自带队赶过去,要会会这个人物。

但等他到了地方之后愕然发现,这个厉害人物已经是躺在地上的一具尸体,旁边跪着一排俘虏。

“这怎么回事?”孙真向先于自己赶到的另一名军官问道。

军官向孙真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汇报道:“营长,据这些俘虏称,此人便是指挥他们的军官,是个名叫卢元龙的汉人。此人打算引燃火药与我们同归于尽,他手下这些人不想死,就设法将他先干掉了!”

卢元龙起了求死之心,但他手下的人却不甘就这么给他陪葬,因此在发现了他的意图之后,几个手下想要求生,而卢元龙却不肯放他们离开,于是情急之下几个人便索性下了狠手,把卢元龙给干掉了。而他们自知跑不出平户,索性便以此为投名状,希望能以换得一条生路。

孙真听完之后查看了炮台里已经安放好的几桶火药,也是不免有点心悸,若不是运气够好,或许这个时候自己已经飞上天了。

此章加到书签